三问“金箔入酒”
近日,国家卫计委在其官网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的函》,网民对此表现出强烈关注。一时间“酒中掺金箔有无必要”成为网民讨论的焦点。
网民提出质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没有营养价值的重金属,此次意欲在白酒里添加金箔,动因何在?
对于“金箔入酒”引起的轩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感到始料未及。他认为,食品中添加金箔不是天下奇闻,欧盟、日本等都曾把金箔涂抹于一些糖果、巧克力的外层,或者添加于一些酒中,主要是作为着色剂使用,但从未引起如此关注。
“‘金箔入酒’对人体既无危害也没有益处。”他表示,黄金是最“懒惰”的重金属之一,几乎不会和任何物质发生反应。人体食用金箔后,在体内不会堆积,会原封不动地离开人体,因此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影响。
据介绍,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评估结果为,金属金在食品中可以有少量应用,且是作为食品添加剂分类,用途是作为色素食用,不过使用量和应用场景范围都非常少。欧盟2013年最新标准显示,金属金可当作色素使用在一些食品中。
对于有公众提到我国自古以来有“吞金自尽”的说法,喝了添加金箔的白酒,会导致“吞金自尽”吗?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王竹天认为,这种担忧可完全放下。按照征求意见稿中的金箔添加量标准,每公斤白酒含0.02克金,实在不足以造成“吞金自尽”这种后果。
如果允许添加,有无限量标准问题?JECFA评估认为,由于在食品中使用量极少,金箔并不可能会产生危害风险,不需要设定安全值。欧盟对酒类中金箔的使用没明确的限量规定,认为可以按需适量使用。王竹天举例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每公斤酒类中金箔的最高限量为0.1克,比我国这次征求意见稿中的限量要高。
金箔新增为一种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尚存争议。对此,陈君石的态度很明确:“‘金箔入酒’是可以的,但不是必需的。”
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包括抗结剂、增味剂、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等23个类别的2000多个品种。
“企业生产时,能够准确的通过需要选择添加剂。”陈君石介绍,在2000多种添加剂中,有些使用频率高,有些使用的就很少。
陈君石介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采取许可管理。此次有酒企提出申请,也是试图把金箔作为着色剂类食品添加剂使用,通俗来说就是作为色素来使用,相当于在不同的冰激凌中添加各种色素以满足多种消费者的感官需求,增加白酒的种类而已。
“如果单从营养学角度而言,金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白酒中添加金箔没什么作用。”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顾中一认为,金箔之于白酒,更多的是一种着色剂和营销噱头。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表示:“白酒是不是能够添加金箔,我们的态度是强调‘工艺必要性’。”
据马勇介绍,目前,白酒按照工艺技术分类可以分为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结合法白酒三种。固态法白酒产品标准中规定不允许添加非白酒发酵物质,后两种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色、味等能添加使用经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
而陈君石则认为:“这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赞同者认为,添加金箔能增加白酒的感官性状,如同糖果添加色素;反对者则认为,白酒就是白酒,没有必要改变原有的性状。”
当下,全社会都在倡导自然、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央也一直要求反对包括奢靡之风在内的“”,公众因此担心,酒中加金箔,无益于健康,反而还会助长奢靡等不良风气,显然与公众期望和中央要求背道而驰。
对此,马勇认为:“纯粮固态发酵的白酒目前占到白酒市场的70%,像‘茅台’‘五粮液’等主流品牌,为了保留传统的纯粮酿造的工艺,对于添加金箔之类的任何不必要的添加剂都是非常排斥的。至于其他的30%的白酒,愿意添加的企业也未必很多。”
马勇认为,相对纯粮固态发酵的白酒,添加金箔的白酒对白酒市场没有过大影响,顶多就是多给了消费者一个选择。而且,相对消费鸡尾酒的年轻人群来说,白酒的消费者很成熟理性,追求品质。
如果此次“金箔入酒”获批,酒企是否会漫天要价?马勇认为,商家营销倒是可能抬高价钱,但是消费的人还是应该理性购买。他介绍,如果500克装白酒只添加最多0.01克金箔,按目前市价99.99%黄金原料价格也就每克200多元,也就是说一瓶白酒添加金箔的成本不过2元多钱。
“无论金箔能否批准为白酒添加剂,此次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在发动群众参与国家标准制定过程方面,无疑是成功的。”陈君石认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过程中,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充足表现了透明度。